刘润说的案例,50%经不起推敲
去南通处理被远洋捕捞的事,这两天就没来得及写文章,没想到一篇非常含蓄的提醒《信刘润,他会把你带沟里去》引发那么多讨论。
看来人家刘老师自媒体就是做得好,其实上篇我已经狠客气了,因为我担心被人误解为嫉妒人家,蹭流量,其实我就是写给我身边几个“贵人”看的,希望他们不要中毒太深而已。
当然,我只负责提醒,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,我才不干涉和参与。
比如今天有个朋友咨询我他们要花150万咨询费的事,我说那肯定会浪费,但我不能劝你们,好像我想赚这个钱似的,当然我也不会赚你们的钱,有时朋友更长久,我也知道任何咨询其实改变不了一个企业的基本命运。
让他们“总结”别人或你怎么成功的可以,或者某个专业环节帮助到你可以,但让他们帮你“创新”找到新模式、新品类、新赛道,做大做强,那就期望太高了。
不过既然你们现在这么迷恋找咨询公司,那就交点学费唄,但建议分批付钱,且最好前期付的越少越好,月付最佳,这样过程中“中止”损失最小。
你看,我都提醒到这地步了,他们会听我的吗?
不会!
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认知和执念买单,他们是我非常好的哥们,但我也“改变”不了啥。
就像,我已经非常客气没有具体说刘润哪些案例哪些数据有问题了,仅仅是“抽象”的提醒了下,其实还是捅了马蜂窝。
我本不该回应和解释,因为你信刘润和我没有一毛关系,全部听他的才好呢,反正社会会教你做人,我提醒干啥,还让人家以为我在蹭流量及卖课。
重申一下,我是一个半退休的mini小老板,手中2个上市公司股份已余生无忧,现在最大爱好就是写写文章拍拍视频赚点零花钱,上篇文章很多人揶揄我的“张桓私塾一小时”可不是什么课程,而是聊天一小时而已。
你没看错:
一对一聊天一小时9800。
另外未对外公开只在私域提供的轻咨询服务是:三小时5万,一天10万。
你或许说我黑,没办法,这已经是我愿意花时间的最小代价了。
本月15、16去给某个上市公司高管分享一天15万,最近给券商私募分享都是一小时5万。
我对很多创业者的收费已经很公益了。
很多人可能会问,你是谁,凭什么?
凭在一线赚了很多大钱也亏了很多大钱,且靠运气投的两家公司上市了,仅此而已。
忘了说,我最早的一个公司2014年也一个多亿卖给上市公司了。
我现在社恐,不想认识什么新人、新粉丝,无论上篇文章还是这篇,都是写给老粉丝、老友的,怕你们因为盲目热爱学习“上当”而已。
所以,我今天就干脆随便分析一下他的案例或“解题”方法就好了。
他说的案例,至少50%经不起推敲,因为都是典型的“倒果为因”。
他开篇的第一个案例竟然就这么“拉胯”。
当他说“因为允许在广州地铁打个人广告而提高了客流的“抬头率”,全国地铁行业收入整体下滑,广州地铁广告却实现了难得的增长”时——
我条件反射的觉得这个人为了说一个观点又一次捏造事实,不过人家这次学乖了,只说增长,不说数据!
很多人,过于夸大了专业或个人的力量,其实大钱、大成功都是时代的红利。
地铁广告、电梯广告和曾经的报纸、杂志甚至电视广告一样,属于被“边缘化”的广告载体形式,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挽救不了。
哪怕现在的视频广告都“传统”了,现在都是流媒体大数据算法“精准广告”。
抬头率?
谁不想,江南春比谁都想,分众传媒玩得花活还少吗?
但想让用户离开手机界面看电梯或地铁广告太难了,无异于螳螂挡车。
地铁允许个人投广告可以当作公关事件短期来博眼球,长期呢?
这种媒体形式注定越来越小众。
且地铁真正的盈利还得还得靠TOD地铁物业的出租及楼上盖住宅,还有政府补贴赚钱。
全国所有的地铁运营收入中,广告收入基本上占比都不会超过5%,要知道2023年整个广州地铁集团的补贴减少后,利润仅有2000万,且广告收入比2022年同比下降34.19%。
2024年广州地铁上半年财报显示,对10家广告公司的应收帐款全部做“坏帐计提”。
各位懂什么意思吗?
希望,2024年底广州地铁发布财报的时候,广告业务不亏就好,还增长?
哎!
真佩服刘大师和“植入客户”的相互自嗨,6月份已经在刘润的公众号已经做了一次重大的案例内容“广告”了,年底又来一次,内容及数据还不改?
没看到广州地铁的上半年财报吗?
还地铁行业广告整体下滑,知道深圳地铁广告收入多少吗?
全国地铁广告收入明明从2018年的411.54亿增长到现在2023的601.25亿,你从哪里得出全国地铁广告整体下滑结论的(人家深圳、武汉、上海地铁广告营收好的不得了)?
仅仅是为了衬托“广州地铁广告”凭一个所谓的阶段性提高“抬头率”就可以逆势增长?
在某些专家的“眼里”,事实不重要,自洽最重要,让大部分人看到自己的牛逼最重要。
你看,我给你收集了那么多“难题解决方案”,多么专业和和敬业,抓紧买我的3万年度会员吧。
人家可压根不管你到底有没有信以为真,更未承诺所分享内容都是基于事实,包括数据和案例的真实性。
其中刘老师讲的一个涨价的案例我再熟悉不过,如果不是不想老板来找我,我早就拆解那个案例了。
其实给情绪价值不丢人,但最怕以企业医生、商业顾问的角色,假药假医术是会害死人的!
看看那个任泽平和大蓝,以经济学家和网红的名义让多少人高位接盘深度套牢。
是,你们可以撇清法律责任,因为所有的相信都是粉丝自己的行为,成年人得为自己的行为埋单。
可这些给情绪价值,说这是一次“十年不遇的大牛市”和“总会花开”的人,你们良心不痛吗?
无论个人还是企业,很多人已经快弹尽粮绝,本来还可以留点干粮过冬的,可你们为了流量,不顾事实,以正能量的名义给人家那么多希望,让人家盲目自信,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。
无异谋财害命。